过去一年半不上班路上的一些常见天气,是对一个阶段的记录,也想打碎一些「人生是旷野」的粉红泡泡。

1. 原来当时间大富翁会眩晕

还在上班的时候,花在爱好的时间好像都是偷来的,因为是用偷的,也没有什么标准,看见「不是工作相关」的事情,都觉得可以试试看看玩玩,反正是偷嘛,不捡不要时间啊!所以那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些可能我也并不是真正喜欢的人事上。不上班后摇身一变咱变成时间大富翁了,现在要思考这些时间该怎么花了,整个陷入选择瘫痪。就好像没什么钱的时候可以心安做个破产女孩,思考怎么维生怎么不饿死就好了,什么爱好兴趣自我实现都去一边,反正咱也没钱。有了一点点小钱后困扰就会随之而来,呀这个钱到底是要花在 A 爱好还是 B 爱好,只要开始有选择,对完美选择的追求就没完没了了,而这是个死胡同,因为但凡能被放入选择池子的选项就不会一无是处,那就总是需要有取舍555 你们口中有钱人的痛苦不会就是这种选择的眩晕吧!

之前听这期节目聊自在,renning 提到自己最近感受到的自在时刻,是成都飞深圳的飞机被迫降落在长沙,当时确定的是什么也干不了,不确定的是不知道啥时候重新起飞,于是就拿起手边的书开始看,能看多少不知道,会不会看到一半跟隔壁聊两句也不知道,但在这种「有一点确定性和明晰界限但又有一定控制权的放松」的状态下感受到了自在。枪枪提到自在不意味着躺平,不是在海滩上放空晒太阳喝饮料什么也不想。自在是需要付出努力寻找的,不是被动获取而需要主动去抓的。

大概到第三四个月,针对上述时间多到开始眩晕的情况,我根据自己的情况琢磨了一个作息表,运行了大半年觉得还蛮适合自己的。每天有 1-2 件反复确定会做的事情作为锚点,比如春秋季是早上熬汤、听一张完整的专辑、傍晚出门散步(有一点确定性和明晰的界限),剩余时间会随机安排(也有一定控制权的放松)。测试过不同 routine,如果把整体都排满事儿,会让我变得精神紧张,像活人被塞进日历里,束手束脚。但完全放飞没有任何框架生活,高度的自由又会带来心慌和选择决策的眩晕。

拥有选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生活里不能有太多选择,一旦要做决策就会花大量精力在全面收集信息情报、对比、决策,不再有时间分配给最重要的事情,甚至觉得没什么是更重要的,因为所有所有都看起来一样重要。

2. 上旷野了,然后呢

以前身边环境都是很会赚钱但没有自己手艺的人,我就会在心中默默不屑:我才不想要像你们这么无聊诶,我有xxx事情想要做。不上班后,每次刷到朋友圈看见那些有自己手艺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成果,我偶尔也会特别失落心情复杂的,现在可没有任何借口了,钱也没有,想做的又没做好,两头不沾。

旷野就在眼前,有时间有空间了,于是要开始直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目前还做得很菜的现实。我以前一直以为说出这些是很羞耻的,但最近发现承认自己就是做得不够好会让我心安,不是心安理得破罐子破摔的那种心安,是不用再表面上用一些漂亮话来掩饰我想要的,内心却存着躁动。

关于自由和限制,我很喜欢猫弟写的这段话,忘了哪里摘下来的!

我觉得有限这件事情还蛮有意思的,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有限的感觉竟然会让人幸福。当你认为自己是无限的,好像可以是任何样子,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力。但你其实什么都没有。 你想有一天会去做某件事,你就一直在等。但如果你觉得人生是有限的,你等不了,你今天就做了。今天做了,今天就感受到了。去做的时候你可能发现跟想象的不一样,一部分幻想落地了,一部分落空了。想象中的家非常美好,但它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但在落地的过程中,它找到了自己适合的方式。那个体验其实更彻底。反正就是在过你能过的生活,然后尽可能地珍惜这种生活。

3. 或许好工作需要自己怀..?

从刚毕业,我好像就一直没有停止(在心里和草稿本里)描绘过想要的工作状态,具体工作类型没有特别多要求。但工作状态我一定会尽可能细致地想象,比如每天出门会怀抱什么心情呢,想到要见同事是什么感受呢,上下班路上的风景呢,我可以拥有对休息和劳作自由度的把控权吗,我想在工作里试验的东西可以比较轻松自然开展吗,我可以自主调整工作的强度和节奏吗,有好点子的时候当然可以从床上跳起来但如果遇到逆风阴雨天会怎么面对呢?

我的第一份工作,每天上下班会经过一大片小树林和一条河,当时每天出门就是蹦蹦跳跳,虽然后面有一些不太合适的地方大概一年内我就离开了,但在职时期那个上班路上的精神状态被我记了好久好久。把上面的状态都一一仔细想过,然后机缘巧合就遇到现在的工作,真的很喜欢嘿嘿,我常在心里想这简直就是为我定制的吧!

果然如果一个东西对我来说很重要,要把它生出来的话,就需要花 99% 的时间要花在怀着、雕刻、具体化、清晰化 ta 上,然后分娩出来居然就只是一晚上的事情了。这样想想居然有点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