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渴望动力表达,最好玩的部分不在于表达的结果,而是寻求动力改变中的那个乐趣。
我们在烹饪的时候往食物里加点辣椒,在寡淡的布料里添加色彩、质地,选择一个别致的耳环,如何穿着,怎么打扮,这些个人风格的表达传递了我们的动力选择。 但好像成长过程里,自己一直是被教导要保持乖巧安静和沉住气坐着的,长大后,许多日常工作的常规也不需要什么动力变化,甚至「没有过多的动力变化」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整体的生活也在不断被切碎,形成分工和专业化,进而在此之中我们一点点失去接近动力全范围的能力。

喜欢去现场(演唱会、音乐节、音乐会、livehouse、球赛等)不断被现场吸引是不是能反映我们骨子里对动力范围的渴望?在那种场合下,更接近充满活力的身体和丰富的动力范围。幸运的是,可以从这些艺术家、运动员和设计师们的作品里获得愉悦的体验,但危险的是,我们变成了消费者和观察者,而非生命动力的参与者。对专业领域高超技术能力的欣赏是件好事,但,就像那天在咖啡店坐着偷听老板和杭州某大学咖啡社团成员聊天,老板当时和他们聊到:其实你们爱好喝咖啡,到处探馆子,能欣赏豆子的细微差异,这个事情很容易到头,无聊的天花板极低,但如果可以走到自己烘豆子到制作一杯咖啡,人真正参与进来这个步骤,这个事情才会更可持续。
在我们亲自参与的过程里,对高超技术能力的欣赏也会伴随自身动力范围的体验而得到增强,吧....??!

动作签名

什么在运动:我的身体
动作的品质和动力给每趟运动提供了色彩和色调。同样是在脸上的轻轻触摸和扇一巴掌,指向了同一个身体和空间,但因为能量运用的差异,表达了完全不同的动机。命名我们身体部位,勾画空间方向相对比较容易,在瑜伽的口令里类似双臂向上抬起,但也难以被文本描述的,比如运动能量,ta的多样性是无穷的,微妙的,掉落在语言之外的。当我在说 xxx 走进房间,单凭这句话是没有办法得到关于这个人为什么 & 如何走进房间的信息,虽然我可以通过补充 xxx 是大步走进房间/偷偷溜进房间/自由漫步进房间这些描述,但还是很难仅通过语言辨认动者的意图和情绪。但假如不看描述,只是去听 xxx 走路本身的脚步声,反而能够获得更多信息。

这就要引入我从小有的特殊技能:听脚步识人 & 识别人当天的情绪状态了(前提是,我们在同一个环境共同居住/相处/工作过一段时间)!利用这个技能我可以在不转头的情况下,通过远远听声音辨认晚自习经过教室的那个人是不是我们班的老师/是不是准备进教室/今天的状态,以及针对自己的判断来调整我晚上要干的事情。哈哈哈哈。可能大家都有这个技能啊哈哈,如果你也有,想一起交流交流!

今天机器可以通过指纹或面部特征来识别人类,但是这些生物特征并非仅有的区分依据。但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都是独一无二的。前几天在网上搜索的时候看见已经有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微小地面震动来分析脚步的远程传感器。他们使用这种震动来识别走进办公大楼的人,并且还在测试一种非接触的健康监测新方法。

休息

总是能看见类似你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这样的问题。工作/玩耍被二元分割已经变成常态,技术将我们从手工劳动力解放出来并让我们远离身体,但并没有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休息,其实是改变了劳累的方式。我们下班后去健身房锻炼来恢复,但依然,还是叫 work out,不是 play in。我们不做工作和休息的交替,而是工作和瘫掉的交替。

到底什么是好的休息?是无休止的静止吗,是睡过量的觉吗,是看剧吗,是做平时因为工作而做不了的事情吗?休息一定要是工作的反面行动吗?之前读 More to That 看到作者的一个观点:

此外,与他人一起玩耍时,我感觉到的休息也有细微差别。如果我和朋友出去玩只是为了玩,那就是一种休息。但是,如果我和一个朋友出去玩是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如何经营我的生意或我们如何有机会碰撞联动合作下,那么这就不是休息。每当有任何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提高我自我价值的事情,我都不是在好的休息状态。休息是利用这些时间来理解你不是由你所生产的东西来定义的,并且这些时间对你是什么都无所谓。

静止的湖泊之所以是静止心灵的原型,是因为它的流动没有任何意图。水流柔和地上升而不中断,在它发生的情况下,它没有侵略性。它没有任何企图;它只是去它需要去的地方。

但是往湖里扔一块石头,涟漪就会以一种违背自然状态的方式流出来。即使是一阵刺耳的风,也不会像一块小石头那样产生涟漪。这就是渴望比你所拥有的更多的意思;成为某个人或在一个社区中进一步提高你的地位。你的存在可能会被人知道,但它可能会以牺牲你周围的安静为代价。

还在练习休息。也觉得并不存在什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只有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工作/休息的模式是建立日常生活节奏的节句,每一个节句是针对自己的整体,但同时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平衡也不是55分不是折中,而是关于找到合适的配比,合适我当下状态比例的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