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Sunshine

一位大地上的栖居者,正处于东京大学建筑学科 gap year 中。Sunshine 一直钟情于家宅空间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她不仅探索功能性的房屋,还有舒适、自然、能引发心灵共鸣的“家”的意境。从微观的建筑空间实践切入,去思考宏观地理社会空间中,近当代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主义下,个体和群落的生存状态和可能性。Sunshine 的研究方向涵盖自建房,可支付(affordable)施工,永续设计和乡村营造等社会环境领域的课题。

除了建筑设计师,Sunshine 还是:王瑜伽(Raja Yoga)指导者、朴门永续设计师、播客制作人、独立纪录片 & 影像制作者......

0. 关系的发酵

我和 Sunshine 是在灵感买家俱乐部认识的,当时看见野鱼志推送了 Sunshine 新发布的一篇博客 <非二元论作为自我剥削的处方> 她在博客里关于过去健身经历诚实和细腻的分享刚刚好回应了那个阶段我当下思索无果困扰已久的问题。后面我又参与她的 <作为聊天的交换,为你创作一幅画> 我们在那次聊天中讨论过不同语言下的口令引导适合的运动场景。英语的口令十分温和,一个单词的发音可以拉的很长,很适合舒缓身心的哈他瑜伽,阴瑜伽;中文的口令偏强硬和刻板,适用健身等危险性高的场景;Sunshine 还分享到日语的口令里都会加上建议性的后缀,很像给小学生上课,适用于活泼和元气的场景,如有氧操等。

接下来一年,我在网上默默关注着她的动态,偶尔链接,虽然频率不算高,但因为我们俩都对探索身体作为一种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媒介有很强的兴趣与投入,每一次聊天都能撞出切合当下状态新的灵感和收获。这一次过年期间我俩又相约在线碰头聊聊天,我挑选摘录了一部分过年期间的语音内容分享在这里~

下文中,芒果用 M 简称;Sunshine 用 S 简称

1. 分享下各自最近的身体 routine

S:每天大概都会练瑜伽,这一年来因为真的是三分钟热度,也不是说不喜欢瑜伽,但我发现自己在瑜伽垫上练着练着,就开始跳起了舞,也不想把自己拘束在类似的动作和框架里面,总会要不就滚来滚去,要不就开始狰狞。我后来就也放松了,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也好,或者是说舞动的形式也好,我接触了接触即兴、费登奎斯,还有巴西战舞啊,其实也不是很深入的接触,只是上过几节课,有自己跟着音频练习过,但是在不断扩张对身体和自己的认知同时,加深了自我觉察,就是一个向外不断探索新的动作模式,向内不断与自己身体的连接的过程中。

我现在的状态是每天都会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在垫子上或者在太阳底下,我自己称它为玩耍或者打滚的routine(🥭 OS:我太喜欢打滚这个表达了!),也不限时间,就是我觉得想跳了就是跳了。我也不会称它为运动或者练习或者瑜伽,因为会想要以一个更加轻松的心态去面对,比如我就会跟别人说:哎,我去打滚了,再见。每次这样说就很理直气壮,就感觉我就是去休息的,不是要去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好厉害啊,好能坚持啊,我就只是去打滚了!

这大概就是我的 routine,比如说我今天早上起来觉得身体状态不错,早上喝完水之后我就一直跟着放音乐,自己随地舞动了一下,发现自己力气也不是那么足,就做了一些比较舒缓的练习。

有时候想要有一些灵感或者新的动作来源,会跟着比较喜欢的视频老师去练。整体大概会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是离开屏幕自己练习的,特别是瑜伽之类我已经很熟悉的动作,比如说我今天练习自己跳的时候,就会想想昨天做了一些什么动作,然后去复刻一下,觉得诶今天好像做得比今昨天轻松一些。如果一直看着视频的话,我会很累,也会觉得自己就是在跟着一个人做的那种感觉。总得来说就会维持一个 input 和 output 的平衡,感觉身体上也是一样的。也想听听芒果的 routine。

M:我现在在老家,没有垫子,也没有一个显示屏。如果在杭州的家,有时候会对着显示屏做一些练习,有时候是瑜伽,有时候是你之前推荐我那个巴西战舞的视频。我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早上起来干了一会儿活,大概 10 点半左右我会动一下,每天傍晚 4 点多,我会去家附近的西溪湿地散个步,大概会散个一个小时。我在散步的时候通常会途经一个特别大的木地板,那个位置叫西溪湿地(雨后),之前发你过那个图,那个木地板它大概可以容纳小 100 张垫子的一个面积,四周被绿树环绕,绝佳赏落日据点。第一次看见这个木地板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地方既适合跳舞,又适合瑜伽,然后又适合做各种需要和地板有比较密切互动的动作活动。

还没回家过年的前两周,我都会去那边,也是在地上打滚。因为它那个木地板会有那种很细很细的木屑,它有时候可能会戳进我的手掌嘛。回家的时候手掌就有一个地方肿起来,可能是我在地上玩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戳进来,就还挺疼的,不过我现在已经把那个剥出来,已经好了!现在在老家的话其实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 routine。我爸有一个锻炼身体的玩具,是一条需要人来舞的龙,带一个龙头和长条状的龙尾巴,你要用全身去把那个龙甩起来,让 ta 在空中飞舞,那个其实是一个特别锻炼全身的健身玩具,好像前几年在中年人里还蛮火的哈哈。我现在每天就在玩那个东西。每次在家里呆的有点难受,就拿着那个龙到家门口的小广场,在那里甩个十分钟,整个肩膀就很舒展打开。

S:感觉特别因地制宜,回到你的老家之后,做这些和家人有联系的身体上的尝试,也是一种增进感情的方式。我想到我们家也有类似的,我爸爸很喜欢游泳,他每两天都会去一次游泳馆游泳,我也是喜欢游泳的,但我是那种如果不会有契机的话是不会专门去游泳池的,所以回家的时候就会跟着爸爸去游泳,抓住一年一次的机会。还想到之前在巴厘岛的虎门山庄去教瑜伽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当地印度尼西亚的员工,姐姐和阿姨们她们每天傍晚都会聚集在村落里的小广场,一起跳广场舞。广场舞真的是世界通用,她们就还邀请我一起去跳,跳的真的很激烈。

2. Sunshine 有没有关于早年小时候的运动记忆/身体记忆

M:我可以分享一个,我能记得的最早的运动记忆,可能已经是小学末初中的时候,我们家传统出去玩的项目就是爬山,所以我有特别多关于爬山还有摘野菜的记忆。我外婆特别喜欢摘野菜,喜欢在不同季节去采应季可以做成不同口味和质地豆腐的叶子。爬山的路上会路过小溪,夏天去小溪里皮肤感觉到那种很冰凉的感受。还有一个运动记忆,是第一次印象中在运动中感受到成功的经验,我们当时有一项中考体育项目是乒乓球对墙打,我在初中的时候是一个体育特别菜,跑步不能说很慢,但是也绝对算不上很快,对任何运动都有点排斥,在竞技类项目中,基本上都是属于那种吊车尾的那类。乒乓球对墙打这个项目我一开始也是完全不行,我一个都打不起,但当时我爸就是陪着我,我们约定好每天打一会儿,然后打着打着大概 30 多天之后,我就已经可以打两三百个不断球了(虽然我现在回头看很怀疑对墙打的意义何在)。那是我第一次印象中一件事情从完全不会,且前面几周都是感觉到非常挫败的,但并没有就直接放弃,还是持续小剂量一点点去做,最后达到了我心里一个目标的经历。这种很微小的成功经验积累多了,会不断让我的身体留下一个印象:哦虽然我一开始不可以,但多试试就肯定会进步。

S: 我家人告诉过我,我两三岁的时候在新疆的一个高台上摔下去过,大概有三米多的台子挺高的,所以当时还缝针了。也还有一些关于跳舞的记忆,我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有跳芭蕾舞和中国舞,但跳舞里那些风光的记忆我全不记得了,只留下一些对倒立的心理阴影,脑海中很清晰的印象:倒立倒不上去,就卡在那半中间的一个画面。总之就是,在跳舞当到 c 位的记忆是一点没有,留下的全是我不太行的记忆。

我有很多在水下的记忆,可能因为这十几年不断在巩固水中的记忆,每次回到水底下游泳的时候,都感觉回到了家一样那种感觉。我还有一次溺水的记忆,在小区的泳池人超级多,我潜水特别厉害往下潜水的时候,在一半路气用完了,想往上顶的时候,我发现我顶到个屁股,鼻子就开始进水,吞了几口水,然后我就继续疯狂往前滑,再一次往上顶掉又顶到一个屁股。我当时我说天呐,泳池非常热闹人山人海,但我感觉自己快死了。还有骑自行车,我记得有一次在小区里面骑,拐弯的时候拐太风光了,就直接一拐,往底下滑过去,然后撞到了花坛。

M:hahah,我发现你的记忆听起来伤痛也还挺多的,但好像并没有妨碍你继续运动诶。

S:对啊,摔得时候很痛,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3. 好奇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在东京念书、去摩洛哥、在江苏农场、日本乡下、广东老家)你居住的环境是如何影响你的运动方式,你对身体的感知方式的?

问这个问题的背景是我发现在山区/平原/森林/海洋这些不同地理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性格还蛮不一样的。

S:我在日本那几年,最开始一直疫情,主要被憋在家里没怎么运动。是健身环让我重拾了运动,在家里还跟过各种视频练习,比如说很有名的那个叫什么来着,那个魔鬼 T30 的视频。我的妈呀,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怎么奋斗的,每天都练在T30,练到那个心脏都快死掉了,但真的练得很开心。幸亏那几年在东京有一个比较宽敞的室内空间,我在床和桌子之间留了一个很大的空位,甚至都没有买椅子,只有一个瑜伽球。所以总是想要站起来去活动活动,就相当于给自己清除了一个需要运动的阻碍,如果家里一直很乱,需要清理才能给一个空间去运动的话,最开始是会挺难迈出那一步的。后来我不满足于 T30 的强度,现在想想我当时真的是魔鬼,又去健身房开始撸铁了。但大概撸铁一年半时间,就开始厌倦了。

我后来去到摩洛哥,那个地方其实是个瑜伽进修室,有很多专业的设备,还有专门练瑜伽的空间。每天想运动的时候,我就会跑到那个空间里去练习,甚至在天台上你也可以直接铺下垫子就开始练习,那时候我还没有接触瑜伽,只是有个垫子,在上面做一些 functional training 之类运动的。现在想想那里真的是个太完美的环境了,空气不湿,你哪怕运动量大也不会流特别多汗,又是被大自然包裹在里面的。

在日本乡下的时候,我会在室内的榻榻米上面铺垫子练习瑜伽,但是那个时候室内环境比较潮,还有各种我自己心态的问题,也是很难坚持一个,比如不管是练瑜伽也好一些规律练习的 routine,而且因为我那个时候精神状态也不是特别好,虽然外在环境是挺优美的,比如我离大海就 10 分钟的走路距离,有时候都懒得跑过去,哪怕我知道跑过去,我打个滚状态都会好起来一些,但也没有这么做。

我肯定当时内心有一些没有跨过去的坎儿。如果放在今天让我回去那个地方的话,就不会在意任何人,直接跑到那个沙滩上光着脚,甚至光着屁股就直接开始打滚了,肯定都不会在意别人想什么的,但那个时候我可做不到。哈哈,还会有很多心理负担和对外界看法的担忧在里面的。

我前段时间刚从江苏的原宿农场那边回来。我分别去这个农场呆了两次,在农场最开始我是做志愿者,志愿者是有挺多体力活的,扫地拔草之类的,在农场会走很多自然而然的活动量。比如说总是从这里走到工具间,然后从工具间走到湖边,有很多被动让你动起来的一些工作,所以哪怕没有在垫子上或者在一个教室里运动的 routine,它的运动量也是挺大的。但是这一次我回去的时候是冬天,农场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室外又很冷,我们就会相约每天要半个小时左右聚在教室的那个木地板,在木地板上面铺个毯子,每天练习一种新的舞种热热身。

回广东的家是我最动不起来的环境,广东太潮湿了,再加上那个我的家是在城区里面,旁边也没有自然,窗户也很小,窗户外面都是楼,我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私人空间,可能我在客厅铺个瑜伽垫,父母也会旁边走来走去。我也不能很舒坦地运动,打个滚都撞到柱子上了。虽然我很喜欢我爸妈,但不怎么想回家,在商品房里真的是太憋屈了,我好想在自然里面打滚啊。

M:从摩洛哥离开之后当你现在所处的环境没有办法满足你,比如说经常运动或者很自然去运动,你会拿它去跟你以前的比较好的那种运动体验的经历去做对比吗。我是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就比如说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我发现这里没有让没有办法让我很自然很轻松,而是需要花很大力气去构建一个运动环境的时候,我就会不断的想,哎,要是我在哪里哪里就好了,然后反而会让当下去运动变得更困难。

S:这个对比肯定是会的。但我不太会有,要是我在那里就好了的一个心态,因为这个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用想是最好的hhaha。我知道有太阳,有一个比较干净的地板,最好旁边有一些草坪,大概其实有这几个条件,就够了。

在满足这些基础外部环境之后,更多还是一个自己内心的一个调频的工作吧。比如说如果我现在觉得我的手脚冰冷的话,可能先晒一晒太阳,或者站个桩之类的,让手脚暖起来,或者做一些手指尖、脚尖的热身运动。还有如果我现在的心情比较糟糕,会做一些呼吸的练习,或者一些练声。

最近我比较喜欢练声,能让我的情绪也舒缓很多,还可以放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其实在动起来之后,外界环境真的影响不大,而且对我来说环境只是一个释放情绪和创造的容器而已。甚至很多时候动起来后我全是闭着眼睛的。

M:我发现闭着眼睛也是一个很神奇的体验。之前试着闭眼睛做瑜伽,跟睁眼做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当你被剥夺掉了一个感官(闭眼之后)我的平衡能力就完全丧失。然后那个时候才真正身体层面意识到,噢我身体平衡的来源出自哪里,下一次做比较考验平衡的动作,就很自然会去回忆之前身体体验到的那种平衡感,这种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4. 如果只能保留一个感官(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你会留下什么 & 为什么?

S:听觉。如果没有听觉的话,我觉得自己会失去非常多创造力的来源,我可能无法通过我的想象去构建一些声觉的一些体验。但如果是视觉,哪怕不看,好像也能在脑海里想象出一些画面。其实小时候,最早的时候我是很想学音乐的,每次听音乐的时候,脑海里都能浮现出非常多非常绚丽和梦幻的场景,特别珍视那种感觉,那时候会想哇,我只要有音乐就够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学成音乐,所以才转成视觉方面(建筑设计)。行吧,那我就把脑海中的想象尽量地用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心里最喜欢的还是音乐哈哈哈。

对我来说可能最重要的仅次于听觉的,就是视觉了。嗅觉、味觉、触觉,对我来说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区别,在我的生活中占的比重也不大,我很喜欢吃饭,哈哈哈,但我是什么饭都喜欢吃的。

M:对,就我也觉得,对我来说它很好吃的东西会让我觉得很开心,但没有那么开心,就它不会给我那种很惊喜很惊艳的感觉,我只会觉得噢噢,它很好吃,然后就没了。嗅觉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但我可能有一点跟你不太一样的是,我觉得今天这个时代,视觉层面每天接受到的这种信息刺激已经特别多了,如果说有接下来有一长段时间有一个感官不能用,我会优先选视觉,很多时候我就不想看这些东西,可眼睛总会睁,眼睛睁开了我就会看到,我就很想要拥有那种一键可以把视觉信息入口关闭的按钮,或者一键就可以把我脑子里那些胡思乱想给关闭掉的按钮,因为我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手和眼睛,还是会去看有些明明头脑知道看了会不舒服的东西,一边觉得有一点痛苦,一边又控制不住会去看。

S:之前在日本精神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在多人在的公共场合情况下,当我发现我大脑开始无法处理你接下来的信息时,就会关闭自己的视觉信息入口,只是听他们讲了什么,这样就会稍微能再分心一点,但如果我还睁着眼睛的话,这些信息可能真的分析不过来。

5. 除了目前我们拥有的眼耳鼻舌身五官五感以外,你还想拥有一个具有什么功能的身体器官?想让它长在哪里?

S:我想要 ta 长在脚底。因为我的气机上浮哈哈哈,最近在学中医,发现我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不太平衡,就会更想让我的能量和气息的流动往下走。我们的五官都在上面,信息摄入源都在身体上端比较多,人的手指也是比脚趾更加灵敏的,特别是像我这种从小就爱穿袜子穿鞋子的小孩,脚底真的特别脆弱,在石头路上走一下就嗷嗷直叫那种地步。就希望把身体信息输入源往下走一些,最好把它装到脚底,这样子整个身体能量的流动也会更往下走一些,包括气往下沉也好。今后也想更多脱鞋子,用脚底去感受这个大地。

M:虽然我没有学过中医,但你刚刚说那个气机上浮,好像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我平时很容易处在这种状态,很久之前发现只要坐在地上,不坐在椅子上,一定要跟地直接接触的坐法,就会觉得自己整个气是往下沉的,会进入特别安心安定的状态。所以如果要发生一些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我都会坐地上,今天如果要沉浸处理一些工作,也会优先倾向于坐地上,坐椅子上会有一种比较躁动,想随时往外跑的预备状态。

你刚刚说脚底有一个可以感知大地的功能,我想起来之前问过一个朋友圆类似的问题,如果有一个特异功能的器官,会想要是什么?她的回答特别有意思,和你的还有点异曲同工之妙:“想象自己是齐木楠雄,想要有一个器官能够路过每一片植物时能感知他们的呼吸、跳动,但不想感知同类。(如果真的能实现,传感器阈值调整难度很大)长在脚踝附近吧,因为通常这靠植物更近一些。“砰砰”。写着写着哼起“dancing in the park”。还想要长长的尾巴,长在肚子上,卷在树上(不是,但尾巴部分为了四足站立保持平衡,以为就是说我要适应一种很新的走路。”

6. 我最近的一个困惑:如何面对衰退、面对退步、面对没有什么评价体系下要面临没有东西交差(证明自己成就..?)的虚无感。比如我发现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练习瑜伽,重新开始练习后明显力量弱了好多,那个时候就会挺沮丧的,虽然一方面我知道只要我重新开始规律练习,以前能做到的就依然还能做到,然后就会问自己:做到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就还蛮纠结的,好奇 Sunshine 会不会有过类似的经历,以及是怎么看待这种一段时间投入后取得的进步又丢失的失落感。

S: 有啊,我之前撸铁的经历就是类似这样的。当时撸铁到了一年半,每周一周五次,每次一个小时以上,特别规律强度特别大的练习,然后突然开始感到很迷茫。也是像你说的撸铁撸了干嘛呢?它已经开始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占了我人生那么大一个比例。ta 是让我的身体更好了,我现在是很厉害了,可以硬拉 100 多公斤,提什么都很轻松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好像也不用提什么东西,也不需要提这么重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在做脑力工作,我也没有什么好秀肌肉的场景,也不是做健身博主。然后我知道只要我一断下这个训练量,我的「厉害」就会疯狂往下滑,这个时候就开始对撸铁失去了更多的兴趣,感觉这也是一种束缚自由的东西,如果我离开了健身房,没有重的器械,我靠自重是很难坚持那个强度的,这样我的物理自由也被限制了,我的时间也被限制了。

所以后来我就想说,那就不要再害怕被打回原样的感觉,就不如让自己就完全回到原样。接着开始可能在外人看来就是像是放纵自己一样,完全不运动,吃很多,自由地吃,自由地玩儿。到后来当我把它完全放弃的时候,我发现诶生活还能继续过下去,而且比以前更开心了,且过去的练习肯定不是完全没有用的,毕竟有过一段时间规律的练习,也让我现在在玩耍和打滚的过程中更容易募集到肌肉发力的感觉。

我当时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会沮丧,沮丧明明我以前能做到的现在做不到了。但完全放下来之后,发现好像做不做得到都没有关系,因为我日常生活中也不怎么需要去获得那个目标或者那个标签也好,我又不是挂着一个牌子在脖子上说自己能硬拉 140 公斤之类的那种哈哈哈。作为非专业选手,或者说对于我们这种只是普通想要好好跟身体一起玩,去关爱身体的人来说, 规律运动这些都只是一个假象,在我看来是有点祛魅了。我现在不管在哪里看到说什么要规律运动,要做这个,要做那个,不这个样子就不行,不吃蛋白质就不行,或者说不坚持就不行,一看到这些字眼,一律就闭眼,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会去理这些话。

7. 我感觉现代人类和运动的关系有一些割裂,好像运动(让身体动起来)这件事,总是需要专门刻意辟出一块时间去做,身体运动变成了一种断裂的任务(机械动作的重复),而在专属运动时间之外人们忽视自己的身体,僵死地只将身体作为生产工具去使用。去健身房练习的那些动作是没有真实使用场景作为根基的,就感觉非常断裂。但之前看到和你一起参与申请游牧的云南女生提到的「采菌子舞」我就特别受触动!想知道除了菌子舞之外还有什么类型的运动/动作是主流叙事之外的(比如传统贵族/新贵运动、以塑造外形为主要目标的运动)、从原始的日常生活中生长出来的,以及现代人有什么办法可以基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去开发独属的身体活动而不只是做一些僵死的重复性动作?!

S:看书爬(不是

我会发现自己,比如说想看一本书,但是 ta 需要长时间让我久坐,我就哎呀坐不住,身体要用各种扭动的姿势去看书。我会发现自己在身体有动作的时候,看书更能看得进去,不是那种端坐着去看书。就必须要边打滚边看,反而能记进去我的脑子,这还蛮神奇的。想到最早时候我是不好好吃饭的,要边吃饭边看书,后来发现边吃饭边看书看得贼快,效率更高,内容也能好好看进去。后来我发现自己可能只是想要动一动而已,吃饭的时候是我的嘴在动,后来我就各种身体动着看书。

M:我想到之前发现我只有在坐地铁的时候才能看得进书,自己需要有一个环境音我需要时不时的有一个其他的事情微型切换,比如说要换乘,要走出去车厢,切换一下后再继续看,这种情境下能让我特别容易看进去书,但端坐在家比如在一个什么阅读角端坐着看,我也基本上看不进去。

S:我也懂,我也懂,在地铁上的时候感觉上虽然是一直站着,但是它其实是一个动态站,因为你必须要保持你的身体的平衡,有可能列车一刹车你就需要细微调整自己的姿势来保持稳定,或者拉着上面的环,有人进车厢就要挪一挪,是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8. 我之前在家附近西溪湿地里发现一块特别大的地板,每次散步去那边很自然而然会想动下身体,但家里的环境就感觉特别逼仄,从窗户外望出去也只能看到其他居民楼,感觉就是没什么动的欲望,整个人有一种无意识就自然缩起来的倾向。因为 Sunshine 在建筑专业学习,有点好奇你们在关于环境/空间如何引导人的行动上的研究发现,或许有什么可以分享和学习的?

S:太多了,建筑设计有个专门的门类,叫环境行为学 environmental behavior studies ,这个领域的研究就是贯穿在整个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当你知道怎样的环境能引起怎样人的行为,就会反向去利用这些去设计,去引导,可能也不止动作,包括空间它的材质、声音、光线、大小的感觉。

比如说在超市里面,它其实就会一直播某种特定频率的音响,正常人是只能朦朦胧胧地听到了,但其实它是一种非常不舒服的频率,会让你想要快点离开这个空间。就是让你不要一直待在这个空间,包括我觉得超市它空调一直非常冷的,让我觉得非常不舒服,就想要买了东西走了算了,让顾客不要停留聚集在里面。

还比如说在机场椅子的排布,可能只是把一个直着排的椅子围成圈儿,就会引导更加多的人坐在一起。再比如说日本,它很多美术馆博物馆,它都会摆很多很矮的面朝窗外的椅子。这个是在很多其他国家可能都看不见的,一个椅子面朝窗外,中间还空了很多位置。摆一排这样子的,让一个人的旅客也好,观光的游客也好,都能坐在那个地方享受自己的时间,享受外面的风景,而不是大家要聚在一起聊天。这样子的设计真的是只有在日本上这种对孤独 i人友好的国家才有的设计。

我也去过很多线下的瑜伽空间,或者舞蹈室。是能明显感觉到更加舒服的场地,和不那么舒服的场地它的区别是什么的。其中有很多区别来自材质的部分,比如说有些地方它的墙壁都很光滑,你怎么一说话你的回音就充满了这个房间,那其实就会感觉这空间更加空旷了,比较偏冷调,但同时会比较增强神圣的感觉。可能比如说如果是一个大家围着圈,诉说自己的小秘密的一个工作坊的情境,去那样子的空间大家可能会就觉得没有那么多私密感。但如果是一个比较偏宗教性的或者有仪式感的一种工作坊的话,在那里大家一起唱歌可能会有非常神圣的感觉。根据活动的目标来选场地,或者说怎么配置一些场地还蛮重要的,如果你觉得这个空间混响太大了,就多摆一些布,布置一些棉花去吸音,或者说是把颜色调成暖色调,在地上铺些地毯,都会增强这个空间的一些比较温暖的氛围。

再比如说我去巴厘岛上瑜伽课的时候,有一些是教室像是半开放式竹子的空间,巴厘岛还有一个问题是蚊子特别多,所以基本上瑜伽教室的驱蚊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在上课都会涂上。但是其实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影响,比如说空气的流动性。可能流动性比较好的地方,哪怕有蚊子也不会感到特别不舒适,但如果是比较偏室内的,本身比较闷热的一个场景,就哪怕视觉效果上看起来跟另外一个空间差不多,会发现那里其实会感觉比较闭塞。但这些都只有到你人实际去那个地方体验才会感受到。

这个还挺微妙的,我是觉得像我这样的 n 人,我不是 s 人哈哈,但在学了建筑之后,自己真的对空间的感知力是更强的。再包括我在练习瑜伽和其他类型的身体探索过程中,对自己身体的察觉力觉知也更高了,很多时候就能更加意识到我现在这个身体状态,比如说现在感觉有点闷热了,这可能不是我现在的情绪让自己感到闷热,而是这个环境让我感到闷热。(🥭:这个给我好大安慰啊!)

我这几年不是一直在探索理想的家宅吗,也在建筑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想法的转变。可能我高中到大一、大二这个阶段,都是在建筑学里面抱有一些理想或者愿景的:我想通过打造一个外在,一个非常对我非常舒适的空间来让我的心情永远好下去。但当我学了之后才发现通过空间 ta 做的事情可能真的很少啊!建筑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作为建筑家也得承认就是它就只是一个地基。我记得我刚开始在日本,大家都在讲如何来设计一个公共空间能让增加大家的流动和交互,因为日本实在 i 人太多了,大家所有设计公共空间的人都在很努力想着怎么配置空间让大家多多交流,但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提供空间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运营这个空间的人,要举办怎样的活动?要以怎样的方式去连接这里的人?不可能就是把一个容器扔给别人,必须要往里面放一些东西,然后发酵一下,要去做一个长期的维护,一些 event 和交互才可能发生人和人的碰撞。所以我觉得对于个体也是这样子的,打造了一个非常舒服的环境当然也很重要,但是最最重要的其实是自己的意志和现在的状态。

M:嗯很同意!我现在在想,自己刚毕业的那一会儿,租的房子其实特别小,但那个时候完全就不会有空间限制了我运动的困扰,反而是后面的房子大了之后,开始有各种奇怪的要求,比如说其实我现在卧室能够放下两张瑜伽垫,但是会跟自己说卧室就是用来睡觉的,卧室不要拿来运动,我现在在家办公,客厅也是可以放下两张瑜伽垫的,但又会有跟自己说啊呀客厅就是用来工作的,那我必须要有一个额外的空间去专门用来运动的,就当给了自己这种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之后,反而就动不起来了

S:对啊,还是要更加倾听自己内心身体的想法,甚至你可以不用给自己专门运动的空间,你在厨房也能跳舞诶,阳台也能跳舞,就身体想动你就动起来,想休息就休息。还有就是通过身体的一些运动去打破那些思维自己的框架,因为最终你用头脑去清理头脑的杂念,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艰难的过程,你就相当于自己打自己,自己打自己是不管用的,要通过身体去打头脑哈哈。我昨天早上发现醒来之后在床上非常 emo,头很疼,肋骨有一点疼,那时候就感觉太糟了,我脑子里开始说啊自己就是个失败者。然后就开始注意到,哎呀,我的大脑又开始陷入那个模式了,ta 想让我再继续去睡觉,再让我继续 emo。接着当时我整个身体就跳了起来,我就疯了,开始往外冲,给自己喝了几杯水,然后呢?发现诶,我好了,大脑真的是陷阱重重,要用身体去打败 ta。

M:大脑真的很喜欢编故事。你刚刚说往外冲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是一个人跳起来,然后用脚踹飞一个大脑,这画面想想就觉得很热血,把大脑搞晕是吧,好好笑!

9. 身体相谈室和 bodydetour 身体旅行社的由来

M:之前第一次看见日语里的「相谈室」,就觉得这个词特别贴近心里想要的那种人和人之间就某个主题互动、分享、交流的形式。几年前我探索身体是从自己这具身体入手的,但时间越久我越觉得有局限性,这两年就会想假如要在自己的身体中开辟更多新的地图,反而是要往外走,要去跟更多的人,更多别人的身体聊这个事情。大家所生长起来的环境和生长过程都不一样,对应那个身体携带的历史也不一样,这里面能挖掘的东西绝对是更加丰富的。如果只是自己在探索这个东西,有一点闭门造车,还是要一起玩儿!然后某一次就刚好看到了这个词,特别贴合我想要的那种大家一起聊身体的感觉,固定不固定随机见一下,碰一下,聊聊关于这个主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S:对,日语里面相谈它会是比咨询更加轻一点的,更加平级的。就比如说我想找我妈或者想找朋友去问一个事情的时候,大家不会说咨询,这样的描述就比较正式了,大学里面会有相谈室和专门的咨询师,比如说有精神相谈室,还有就是诊所 mental clinic 这两种区分。假如今天我可能有一点想要倾诉,但好像还没有严重要去诊所开药的时候,就先去相谈室的老师问一下老师,这个状况可能聊着聊就好了,就是一种门槛比较低的、比较轻松的一个聊天状态,我也很喜欢相谈室这个名称。看见你用了这个名字就想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就是观众投稿和案例分享之类的。

M:安排!bodydetour 的来源,因为 detour 有绕行改道的意思。我就联系到比如说日常在走某一条路,突然发现这个路上有一个什么障碍,或者今天就突然不想走这个路了,然后就绕行改道,可能会拐入一条平时没有怎么走过的一个路,放在探索身体这个语境下,大概就是你可能会有一些常用身体动作的模式,在新的情境中如果沿用这个模式,身体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然后去探索一些新的动作模式,身体小路,开辟了新的身体地图,可以看到新的风景,就整个过程是我比较向往也比较喜欢的那种探索身体的一个状态。有点像微旅行,但比起旅行更高频、轻松、随性,没有说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要去,但是在过程中看到的风景,能带来一种和旅行中能获得的新鲜的灵感(也可能是高度相似的无聊...

S:在日语里面有类似的一个,也是一个词组,叫做「吃路边的草」。大概意思是旅行虽然有个目的地,但是其实最重要的是探索在旅途中,在路上遇到的风景,就像在吃路边的草一样,如果只是直线的到达目的地的话,也是看不到注意不到路边野草的。

10. 关于 bodydetour 身体旅行社 AI bot

bot 介绍:带你随时随地动动身体

关于这个 bot 的背景,可戳这里。 试玩请戳这里

最近在 🇹🇭 自己待了快一个月,精神有点失常哈,急需蹭一些活人聊天,快来找我聊天 & 试玩 bodydetour ai bot! 最近很想聊经历不同事件中时间流逝的形状、速度、温度、空间还有人的感受。

了解更多

Sunshine 即将开始的遊牧者計畫

Instagram: @gesnimbar

播客/文字:@气泡水Sparkling

影像:@Full-of-Sunshine